2011年11月25日,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主辦,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和南京大學人文地理研究中心(籌)協(xié)辦。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院士、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huán)境研究所原副所長程根偉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冷疏影研究員,以及來自長江流域和全國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副主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副院長濮勵杰教授主持。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研究員,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高抒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冷疏影研究員致詞。楊桂山所長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感謝和歡迎各位領導和專家齊聚南京參加本次會議,并由衷地感謝協(xié)辦單位的大力支持。他認為這次會議不僅搭建了學科相互交叉的平臺,也為長江流域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地理學的發(fā)展不僅需要本學科的理論支持,更需要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支持。冷疏影研究員表示中國地理學會學術研討會常以地理要素中的一種作為研討主題,這次會議以長江流域作為討論主題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顯示長江流域在我國以及區(qū)域發(fā)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祝愿學術研討會開展圓滿成功。
濮勵杰院長主持開幕式
楊桂山所長致詞
大會邀請王光謙院士和程根偉研究員以“數(shù)字流域模型與應用”和“三峽水庫優(yōu)化調度、促進長江水沙協(xié)調管理”為主題先后做了學術報告。然后,15位學者圍繞三峽工程蓄水運行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初步評估、長江流域水庫大壩的危害、洞庭湖流域生態(tài)功能優(yōu)化、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與旅游開發(fā)、長江河道整治效益評價、沿江土壤重金屬富集成因、長江中游春夏干旱遙感監(jiān)測、江淮下游洪澇災害及風險評估、太湖上游營養(yǎng)鹽輸出通量及來源解析、長江口沉積物化學元素形態(tài)以及洞庭湖退田還湖生態(tài)恢復機制等多個方面做了大會報告,并與與會者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王光謙院士作特邀報告
程根偉研究員作特邀報告 閉幕式上,楊桂山所長再次由衷的感謝到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他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能夠為長江流域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也能夠促進地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綜合和交叉。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政編碼:100101
電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頁網址:http://zhejiangtiansen.cn
電 話:010-64870663
傳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