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3 中國地理學會人口地理專業(yè)委員會 余佳
隨著城市化的持續(xù)快速推進,人口流動問題已經(jīng)成為我國社會科學界長盛不衰的研究課題。沿海大城市是流動人口的匯集地,流動人口在這里工作、生活,見證了城市的成長、繁盛,分享著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也體驗著異地生存的艱辛。與此同時,城市也因流動人口而有了新的能力、新的秩序、新的價值。適應高流動性成為新時期城市社會管理的新需要。
為了檢視學界近期相關研究新成果,思考和交流新時期流動人口與城市社會互動、互適關系,中國地理學會人口地理專業(yè)委員會與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上海市地理學會聯(lián)合主辦的“人口流動與城市適應”學術研討會于12月12日——13日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來自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社科院等國內十幾家單位的人口學、社會學、地理學等專業(yè)的五十幾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開幕式和大會報告12月12日上午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報告廳舉行。中國地理學會人口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研究所所長丁金宏教授主持了開幕式。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莊輝民教授代表學校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許世遠教授、中國地理學會人口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朱宇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寧越敏教授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開幕式之后的大會報告由寧越敏教授主持。華東師范大學丁金宏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沈建法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楊菊華教授、武漢大學劉傳江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朱宇教授分別以《中國的戶口制度改革:歷程、障礙與出路》、《Hukou Identity and Migration in Guangdong》、《從隔離、區(qū)隔融入到融合:流動人口社會融入問題的理論思考》、《雙重“戶籍墻”對農(nóng)民工市民化的影響研究》、《流動人口在遷移過程中的分化和在城鎮(zhèn)的定居意愿:理論、實證和政策》為題做了大會發(fā)言。與會代表在上述發(fā)言結束以后,與演講者進行了互動熱烈的交流。
12月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會議分兩組進行學術交流。與會代表圍繞戶籍制度、流動人口、勞動力市場、城鄉(xiāng)差別等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
此次“人口流動與城市適應”學術會議,是中國地理學會人口地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以后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與會學者來自全國各地,涉及地理學、社會學、人口學等多個學科,大多是最近幾年在該領域中非常活躍的學者。與會的代表中,也有來自國內著名高校和美國耶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他們也向會議提交了具有較高水平的論文,并在分組討論中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這次會議,對檢視國內近期研究進展,推動相關問題的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政編碼:100101
電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頁網(wǎng)址:http://zhejiangtiansen.cn
電 話:010-64870663
傳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