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歷史地理學術年會在廣東珠海召開
發(fā)布時間:2024-08-10 來源:中國地理學會

7月26-28日,2024年中國歷史地理學術年會在廣東珠海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時空變遷與人類家園”,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山大學共同主辦,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山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共同承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云南大學和中國地圖出版社、齊魯書社等全國112所高校、科研機構和出版社的187名歷史地理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會議共設12個主旨講演和10個專題27個分會場,共有180余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


7月27日上午,在主會場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海琴六號舉行開幕式。中山大學副校長謝湜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張偉然教授先后致辭。開幕式由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系主任吳滔教授主持。


圖片

中山大學副校長謝湜教授致辭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研究員致辭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張偉然教授致辭


圖片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主任吳滔教授主持開幕式


大會主旨報告第一場于27日上午舉行,由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李令福教授和廣州大學人文學院王元林教授共同主持與點評。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原主任、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館長葛劍雄教授以“人類文明的主線和歷史地理學的使命”為題,詳細介紹了人類文明存在人類適應于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克服自身的生物性、逐步確立人類共同的精神標準和價值觀念的兩條主線,他強調歷史地理學研究和重構歷史時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是認識人類文明這兩條主線的必要條件,也是厘清兩者關系和區(qū)別的可行途徑。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原副主任、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藍勇教授結合自己的田野實踐報告了“中國歷史交通地理研究的科學性問題”,強調重視歷史文獻,但不迷信文本記載、重視史源學的運用,認清歷史文獻記載證據信度的差異等問題。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原副主任、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原院長侯甬堅教授的報告題目是“以人類家園視角,揭示人民大眾的生存歷史”,他在報告中強調了歷史上民眾生存狀況的自然背景也是歷史地理學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原副主任、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郭聲波教授以“宋元時期對南海及南海諸島的經營與管理”為題,重申在宋元時代,南海諸島并非是無主島,它們歸由廣東或下屬海南島地方政府管轄是可以確定的。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何凡能教授以“過去千年中國農林草地的時空變化特征”為題,介紹了歷史時期耕地、森林和草地的重建思路與方法,并對重建結果進行時空變化特征分析。中山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吳滔教授以“全球與地方:金星門水道和近代香山的崛起”為題,強調了香山崛起的深層機制,除了港澳因素,金星門水道在近代香山崛起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圖片


圖片

陜西師范大學李令福研究員和廣州大學王元林教授主持


會議主旨報告第二場于7月28日下午舉行,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龔勝生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朱海濱教授共同主持與點評。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張偉然教授做了題為“關于‘中國歷史地理學會’的兩則新史料”的報告,他發(fā)現(xiàn)的兩則史料可補現(xiàn)存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檔案之不足,為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沿革史提供新的理解。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王社教研究員以“陜西現(xiàn)存古舊地圖的類型、編繪目的與價值評價”為題,對陜西現(xiàn)存古舊地圖的類型、編繪等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華林甫教授報告的題目是“《清史地圖集》廣東諸圖之研制編繪”,介紹了《清史地圖集》選題由來、總體情況,并展示了廣東諸圖研制編繪的情況。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張曉虹研究員做了“聲音景觀的空間尺度轉換:以近代花兒傳播為例”的報告,她利用聲音景觀理論分析了近代西北花兒在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影響下所發(fā)生的空間尺度轉變。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吳宏岐教授則介紹了“民國時期葡籍華商在廣州房地產投資的時空分布特征”,并探討了其與廣州城市與建筑的近代轉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張萍教授以“國圖藏《西北隊商路要圖》繪制背景及相關問題釋疑”為題,系統(tǒng)介紹了該圖的繪制背景及相關問題。


圖片


圖片

復旦大學朱海濱研究員和華中師范大學龔勝生教授主持并評議


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了專題分組報告和研究生論壇。本次年會共設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政治地理、歷史經濟地理與地域開發(fā)、歷史地理文獻與地名、歷史社會文化地理、歷史城市地理、歷史健康地理、地理學史、歷史交通地理和古地圖、GIS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10個專題,共有27場分會場報告,近160多名專家學者做圍繞“時空變遷與人類家園”這一主題,就歷史地理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報告,充分彰顯了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特色。此外,本次會議還設立了研究生論壇,共有來自11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16名研究生參與,展現(xiàn)出歷史地理學科新生力量的研究特色,并預示歷史地理學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會議閉幕式于7月28日下午舉行,由中山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副系主任于薇教授主持。閉幕式上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張曉虹教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系主任吳滔教授分別致辭并總結。張曉虹研究員和郭聲波副主編分別宣讀了譚其驤禹貢基金第六屆優(yōu)秀青年歷史地理論著獎和《歷史地理研究》優(yōu)秀編輯獎獲獎者名單。


圖片

閉幕式


圖片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致閉幕辭


在會議閉幕致辭中,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對大會圓滿成功表示祝賀,指出中山大學立足大灣區(qū),將努力營造學科交叉交融的良好生態(tài),推動文科高質量發(fā)展。張曉虹研究員對此次大會做了全面總結,并歡迎大家明年齊聚上海參加第18屆國際歷史地理學家大會。吳滔教授回顧了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和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成立與發(fā)展歷史,對參會學者和會務組人員表示感謝,并祝會后考察圓滿成功!


圖片

大會合影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地理學會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政編碼:100101

電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頁網址:http://zhejiangtiansen.cn

電 話:010-64870663

傳 真:010-64870663

版權所有:? 2001-2012 中國地理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編:100101
電話:010-64870663      傳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備案/許可證號碼:京ICP備18020997號-6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3842
技術支持:北京智聯(lián)軟件技術有限公司